《华东地质》  2018年02期 151-160   出版日期:2018-06-15   ISSN:2096-1871   CN:32-1865/P
海南岛峨蔓火山海岸地质遗迹评价


[1] 陶奎元.火山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[M].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15.
[2] 赵汀,赵逊.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[J].地球学报,2009,30(3):309-324.
[3] 符启基,沈金羽,林才.海南省笔架岭火山口及峨蔓湾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初探[J].资源环境与工程,2012,26(6):641-644.
 [4] 韦跃龙, 陈伟海, 黄保健.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[J].地理学报,2010,65(5): 580-594.
[5] 袁杨森,杜学良,魏振国,等.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园区地质遗迹现状及保护对策[J].华东地质,2016,37(4):306-310.
[6] 杨涛.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[M].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,2013. [7] 张军龙,田勤俭,李峰,等.海南岛北西部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研究[J].地震,2008,28(3):85-94.
[8] 许涛,孙洪艳,田明中.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流程及方法研究[J].地球学报, 2011,32(5): 112-121.
 [9] 张国庆,田明中,刘斯文,等.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以及评价方法[J].山地学报,2009,27(3): 361-366.
[10] 方世明,李江风,赵来时.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[J].地球科学:中国地质大学学报, 2008,33(2): 285-288.
[11] 王铠铭,武法东,张建平. 北京延庆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评价[J].地球学报,2013,34(3):361-369.
[12] 罗培,秦子晗.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——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[J].地理研究,2013,32(5):952-964.
[13] 齐岩辛,许红根,江隆武,等.地质遗迹分类体系[J]. 资源·产业, 2004,6(3): 55-58.
[14] 符启基,林才,陈炳金,等,海南省地质遗迹详细调查报告(第二批)[R].海口:海南省资源环境调查院,2010.
[15]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.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指南[M].北京:地质出版社,2006.
[16] 肖景义,候光良,唐仲霞,等.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综合评价[J].地球学报,2013,34(1):111-120.
[17] 胡炜霞, 吴成基.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[J].地质论评, 2007,53(1): 98-103.
[18] 黄松,李燕林,李如友. 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[J].地理学报,2015,70(9):1434-1448.
 [19] 刘辉,洪汉净,冉洪流,等.琼北火山群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地震现象的新认识[J].地球物理学报,2008,51(6):1804-1809.
[20] 张岩,魏钢焰,周翼翔. 二阶段聚类法在地质遗迹分类与开发中的应用[J].华东地质,2016,37(1):67-72.
[21] 高竹军,李忠东,卢志明,等.四川道孚八美糜棱岩石林形态特征及综合评价[J].华东地质,2016,37(3):229-234.
[22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. GB/T 18972—2003旅游资源分类、调查与评价[S].北京:标准出版社,2003.